顯示具有 MB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MB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10-28

Why MBA?


前天禮拜五第一次以校友身分參加了學校到台北的Info Session。原本只是想幫同學助陣,沒想到到會場被荷蘭教育中心的主任逮住,帶去和Associate Dean和Director of Career Service打招呼,所以就也第一次在台上分享念RSM的心得。

會後當然也被對RSM有興趣的申請者包圍提問,也有已經申請上但要開始做行前準備的學弟妹聊到天,剛好最近也有幫RSM MBA申請者看essay給建議,這些時候都把我拉回到一個事實-我真的有出國唸過書。

很多時候都是忘記自己曾經出過國,念過MBA,不是說有唸等於沒唸,而是台灣的就業環境只會把人的學歷簡化成幾種類型:有在國外唸過書、碩士畢業、大學畢業、高中畢業,沒了。有時候被問到去RSM唸MBA對他轉職、換工作地點、升遷等有沒有幫助,我覺得都得先請施主問自己一個最根本的結構性問題:究竟在人生中,我要往哪裡去,我對甚麼有熱情,而我缺乏甚麼知識或技能?

而這問題,偏偏是我們在12+4年來的教育中,不曾去引發我們去思考的問題。

2010-11-30

surprise!


距離上次收到這種禮物兌換券已經是將近兩年前的事,今天真的是很意外地從同學手上接過這張卡片和神秘禮物兌換券,讓我還在宿醉頭脹噁心的第二天,外加邊趕作業邊和對方繼續吵架我喝醉酒這件事的混亂心情,有了正向的能量進來。


2010-11-20

Bootstrapping

Bootstrap,就是鞋子後方,有一段可以拉起來方便人穿鞋的布,像是馬汀大夫的中統到高統靴都有這一段,所以Bootstrapping指的就是自己不依靠外力解決問題,更常用在創業的時候會提到這個單字。

雖然在entrepreneurship上的課沒有學到太多,但是有幾個觀念改變了我的成見,其中就包括創業需不需要很多資金。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說想要創業想要作甚麼但錢不夠,但事實上,在資本不是這麼充足的時候,你會被激發很多創意,幫助你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達到目的,然後你也會比較珍惜手上的資源,把錢花在真正需要花的地方,而不是像.com泡沫一樣把錢燒光光也不知道燒到哪去。

有時候在想,不光是創業,人生也有很多困難和鬱悶都得靠自己去突破,想要作甚麼也要靠自己去努力爭取,如果自己沒辦法轉念,或用其他方法解決,又或是自己往自己想要的目標前進,卻陷在自己的心力交瘁,外人也很難幫上甚麼忙,因為最後都要靠自己拉自己一把,如果自己都跳不出來,那也只是把伸出援手的別人拖下水罷了。

所以我不要再逃避了,要自己拉自己一把,把三個大作業好好寫完...

2010-11-19

Last week


最後一周了,下禮拜再上完四堂(食之無味)的課,我就念完MBA了,按照成績來看明年三月就應該可以收到我的畢業證書。雖然還有三份大報告要寫,兩份月底就要交,有履歷要丟,還有打包和清房間,沒有太多的動力,卻有一堆事情要忙。

2010-10-15

開多少才合理


現在大家都很積極在找工作,比起來連career event都沒去報名的我,真的是醉生夢死;雖然最後我還是可以參加(只是為了去跟同學參加活動後的吃吃喝喝),今天剛從Firenze回來,明天就要穿套裝一整天,實在很不情願面對現實阿。

在搭機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每個歐洲、美國和日本同學都說,年薪至少要7萬歐元以上才會接受,7萬歐,7萬歐,7萬歐台幣也要290多萬哪,你說一個MBA剛畢業的傢伙在台灣有這種行情嗎...(手心拍手背)

2010-10-04

為著十萬元



這時間大家都已經開始找工作了,雖然打算回亞洲工作的同學不若想要在歐洲發展的同學這麼緊繃-開始瘋狂寄履歷,參加各式career fair,期待面試通知,但也該開始看工作機會,開始修改履歷,準備在11月12月開始丟履歷,順利的話,年前滿手offer,年後上班還債去。

2010-09-17

Skype founder, Niklas Zennstrom



這禮拜學校的HOPE邀請到Skype創辦人Niklas Zennstrom (台灣翻成詹士莊,很有中文名字一回事的感覺)做創業家演講,在演講開始前一個小時,是三位學生創業家先簡介自己的Business Model,然後進行現場Q&A,接著才是Niklas Zennstrom的演講...。


2010-09-05

Entrepreneurship



今天是Entrepreneurship第一堂課,上課沒多久老師就說來Quiz吧,但其實就是26題Entrepreneur profile的問題,舉凡父母有沒有創業,家裡排第幾,在20歲前有沒有做過生意,賭博要壓一賠二、一賠三、還是一賠十,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產品、顧客還是個人動機等等問題,算出來的分數,就知道自己和那些創業成功人士的背景和概念相不相近。

2010-08-26

其實也沒甚麼了不起的

出發之前和某位校友吃飯,在吃飯中就提到「真的申請進MBA不是件難事阿,尤其是我們這間,等到你進去你就知道念MBA也沒甚麼了不起的」。那時候對於這句話很不置可否,而且對新生說這樣如此現實不過的話,似乎被潑了一桶冷水。

八個月、三個term、十一門課、一次真實個案分析,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十個人一起工作過,聽過身邊同學發生的事件,自己親身感受,你就會知道,真的念MBA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惟一可以確定的是,會想要來念MBA的人,都是對自己事業有一定程度的積極度,但那不代表工作能力和責任感的保證。

有俄羅斯同學正值要趕報告的周末假日,信不回報告不先寄給組員,等到禮拜一開會才說電腦壞掉了。

有義大利同學上課長篇大論,討論報告的時候侃侃而談,但對於自己沒興趣的事情就一概不理不聞不問。

有荷蘭同學對於英文口語能力不夠好的組員感到不耐,跑到MBA Office去抱怨要換組員。

有韓國同學可以整個討論都在狀況外,講一句話要講一分鐘,然後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甚麼。

有印度同學雖然分析能力很強,但是報告總是拖到last minute,覺得沒意義的報告甚至拿其他組的來改。(當然被抓包了,現在等候MBA office發落...)

有中國同學每次去開會都沒有事先準備,分配到的工作沒有按時完成,被另個很mean的女同學質問,然後就罵對方Bitch。

有台灣同學被分配到工作,但等到下次開會卻沒有交東西,組員問他原因,他就說他不知道怎麼做。

有德國同學報告總是亂做,跟另個組員一起做報告的時候,還跟他曖昧的對象用視訊打情罵俏。

還有很多,不懂人情世故沒有禮貌的人,像是每次potluck,只會帶碗筷來吃的人,或是很關心有甚麼可以吃有甚麼便宜可以佔的人,這種人際問題才更難說破,因為peer review上面不會寫這種東西讓他們知道自己該改進的地方在哪裡。

念MBA真的沒甚麼了不起的,有很多聰明的人,也有很多free rider。

2010-08-24

Live in Uncertainties


彷彿才剛確定自己將來會在哪間學校念書,送走那些絕大部分的不確定感,轉眼間新的不確定感卻又降臨,逃也逃不了的不安,是每個歐洲以外的國際學生都會有的心境。想起以前曾經看過的一篇文章,一個在美國加拿大工作的台灣女工程師寫的Uncertainty,列出了在外求學工作最常遇到的難題,而我稍加修改為歐洲的版本:


  1. 畢業後,要回去還是留下來?
  2. 要留下來,找的到工作嗎? 
  3. 如果回去,要去亞洲還是就回台灣?
  4. 面試完,開始茶不思飯不想,心裡只反覆問著到底公司會不會回應?
  5. 開始在國外工作後,工作上累積諸多不滿,要撐下去、還是換工作,還是回台灣?
  6. 想要換工作,考慮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7. 回台灣的話,那想要待下來或是本地的男/女友怎辦?
  8. 不回台灣的話,那在台灣或是其它城市遠距離戀愛的男/女友怎辦?
  9. 再工作一陣子發現,身為外國人升遷發展管道有限,又開始考慮回台灣的機會...



2010-08-09

茫茫,人生路


就如同有些人拍照取景有特定的偏好,我拍照的取景偏好有三個,看不到盡頭的路,自己的影子和燭光。其中我最喜歡看不到盡頭的景色。

2010-07-21

The life is a journey

今天上完11堂的Advanced Strategy,總共九個台灣人,只有我選上這門進階課,其他八人全部都去上Finance。雖然這決定很孤獨,同學也說都要30歲了思考模式都定了,學Strategy太空擔心沒幫助,我也曾經在Finance和Strategy徬徨一天,想要學新東西,但我決定順從我的本性,做自己比較喜歡的事情才會開心,深深認同發展自己的天賦遠勝過於勤能補拙。

2010-06-27

Term 2, bye

轉眼間,term 2就要結束,或許算起來我很好運,這個term的組員都很不錯,幾乎每個聰明反應又快,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在那邊argue來去,根本沒有吵過架,我唯一有的抱怨就是大家很愛開skype meeting。

沒有甚麼好挑剔的,在完成Living Management Presentation瞬間,我真的很以我們這一組為榮,只是我們都很獨立,除了最後Living Management最後的三天,其他根本沒甚麼花時間一起工作,所以沒有建立甚麼很強的connection。

所以說不上來,看到term1 組員就會有安全感,那是種互相依賴的信任,你知道除了工作之外請他們幫忙其他事情他們都會很樂意,變成真正的朋友,反而term 2組員反而比較像是公事公辦,just get things done。

但不管怎麼樣,連續兩個term都是跟聰明人一起工作,學到很多,看到很多,真的很開心。

2010-06-09

Back to 20


進入春天接近夏天的荷蘭,可以覺得時間很長,也可以覺得轉眼就過完一天。

這禮拜是期末考周,白天都在唸書,晚上六點半開始考試,今天考完經濟,扯完中美貿易逆差、人民幣升值影響、海洛因的需求曲線、央行利率與貨幣政策的影響,出來天還是亮著,直到晚上十點多才慢慢夜色籠罩。

白天很長,長的可以和交換到這邊要回去面對現實的大學同學說再見,去學校印marketing plan,中間還印壞請IT再印一次,騎腳特車跑到學校遙遠的另一棟大樓的copy shop裝訂,然後回到discussion room開始念書。

念到一半,我們會開始吃餅乾,或是開始討論未來的旅遊計畫,分心大約10分鐘又回到不斷交互作用的inflation,nominal exchange rate,real interest rate和monetary policy and balance of payment。

轉眼間又移動到考場,bull shit all the way地寫完答案,踏出門口,天色讓人感到一天過得很長。

但其實又很快,一天就這樣過完,日復一日,我們追趕著作業,作業追趕著我們。我們都是工作過好幾年的人,來到這邊卻又變得很單純,單純地鎮日擔心書念不完組員不交東西機票訂不到便宜的超市買東西要搶特價,單純地就把不懂的問題直率地問,懂多少就回答多少地不藏私,整理出來的筆記精華也互相分享。而我期待有一天,一樣的班底會在台北、亞洲或是世界的某一處,緬懷著一起在discussion room吃著餅乾和偷揣在口袋裡的巧克力的美好時光。

2010-05-24

在異國的interview

明明嘴巴說不想再做Marketing,但是在分Project的時候,因為更不想當Finance的Leader,所以自告奮勇當Marketing Project Leader。最後我們決定選snack catcher當我們的行銷產品,但才發現教授要我們做primary research,質化研究30人以上,量化研究100份以上。如果在台灣,這一點問題也沒有,線上問卷發一發,想盡辦法弄到100份以上,不會太麻煩,但是我們選的是一個很niche的產品,目標消費族群是父母,尤其是荷蘭當地的父母,這時候就會很頭大...到哪去短時間抓到30個媽媽做interview。

2010-04-10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今天終於有時間可以在台灣晚上時間打電話回家,我媽說她好久沒好好跟我講話,很想我,要禮拜天跟我視訊,看看我的樣子。她在電話裡跟我說她快撐不下去了,想要開刀了,我聽完開始哽咽掉眼淚,媽媽也在另一頭啜泣。我媽叫我不要擔心,說這是小手術,不會有大問題,不想跟我說是怕我擔心,但自己也沒人可以說,於是母女兩人就各自抱著話筒一直哭。

這是外科小手術,我當然相信媽媽你會好好的,絕對不會有問題,我難過的是你一個人難過在心裡不跟我說。媽媽說我上禮拜人在義大利也沒打電話回來,難過得讓我哭著一直跟媽媽說對不起。

雖然很老掉牙,但孔子說遊必有方,真的很有道理。

2010-03-06

Unsatisfied

前幾天Management Accounting結束,一批身穿西裝套裝的人衝進教室。他們是一批marketing consultant,說是學校聘請她們進行一連串的行銷活動,提升學校知名度與排名。
"Do you know what the vision Dean has?"

The answer is "Becoming Top 20 in the world and Top 4 in Europe"

"And do you know how can you help school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answer is "You can find a decent job after graduated."

"We want to provide the service that help you achieve your goal, and we need you to help us get our goal. Who can understand what the local employee market? It's you. We will hold the small focus group to find out which companies in your home country or region are top recruiters, so please join us. You give us the market insight, we'll give you top 20."


Only thing I want is that giving me inspiring professsors and the organized lectures NOW!

2010-02-10

急著回家

去年去拜訪高中同學的小倆口新居,我的高中同學說,每天下班就想趕快回到家,和煮飯,假日也不想出門,頂多去逛大賣場買菜,那時候我覺得超宅,現在我慢慢可以體會。

雖然現在住的不是我的房子,但是每天四點半下課,可以沒有報告要討論,可以馬上直接回家,都是很稀有的機會,不然通常我都是六點多甚至七點多才脫身,加上外面冷,六點商店都打烊,連超市都沒得逛,結束所有的活動就只想趕快回家,下午的時候上課放空都在想晚上要煮甚麼,冰箱裡還有甚麼菜被我放到快壞掉。明明就很累,但煮飯是一種放鬆的時候,煮完飯吃完到清理完,竟也九點,才開始念書和寫報告一路到半夜兩點......

每個禮拜六或禮拜天我都會煮一樣新的菜式,對我來說,煮新菜是我最期待的一件事,等到一年過去,我就會煮50道菜(?!)。

每天都急著回家,回到家就想家。

2010-01-22

虛幻

每天早上醒來,我都覺得很陌生。

看著窗外的景色,判斷今天的溫度是高於還是低於零下;同樣的時間起床,每天天色漸漸地轉亮,春天快來了,至少一月已經過去快三周。

 但就是窗外的景色讓我感到陌生。

每天早上八點醒來,在床上掙扎二十分鐘,大腦還在和昨天半夜的case和讀不完的pre-reading糾結,洗頭吹頭換衣服做早餐化妝,然後競走十五分鐘到學校上課。

坐在課堂上,聽著教授講課,隔壁印度腔同學用著我聽不懂的腔調發言,另個很積極的俄羅斯女生拼命舉手,德國女生冷調地插著手提問,波蘭同學的冗長發言讓班上同學開始竊笑私語,我有種虛幻的感覺,原來我真的已經在這邊念書了。

禮拜天騎腳踏車沿著河岸,這裡很美,但我終究是的短暫的過客,不需過度臆測我會捨不得離開歐洲,當人在這邊如同浮萍般沒有認同感沒有歸屬感,是不會有興趣長居久安。

 生活的很不真實,半夜有念不完的pre-reading和case就很真實了。

2010-01-10

Why I am here

很快地,我就如他所說地,進入到這個自我探索。

在台灣,知道自己會很累,會很辛苦,要努力適應,會想家,會遇到困難,會不知道自己會變甚麼樣子,這些我都知道,也知道經過這些,是我之所以要來的原因。

來到這裡,逐漸開始這裡的生活和學校的活動,會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放棄台灣的生活,來這邊。

為什麼我要離開我原本所擁有的朋友,來這邊跟在怎麼酒肉還是交情淡如水的外國人鎮日言不及義。

為什麼我要離開每天都會叨念我的母親,來這邊每天自己煮飯洗衣服打掃房間,把高麗菜炒焦還是得硬吞,邊喝雞湯邊掉眼淚。

眼淚擦擦,圍巾手套帽子一戴,大衣一穿,又準備得出門在飄雪的零下三度,出門去ikea買用品。

有天就會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