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19

London made me miss Holland


讓我念念不忘的從來就不會是國際大都市,這也是我至今對紐約、東京一直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不意外地我對巴黎、倫敦也沒有太大的感覺-就是一個觀光客很多,當地人對觀光客也不耐的都市。

這樣說或許太武斷,但每天走在倫敦街上和不同國籍不同口音的人擦身甚至是互撞的擁擠,都會讓人想逃。我和范范在想,地鐵如此發達的城市,平均一個通勤的倫敦人要在地底下待上幾個小時?

但在這種國際都市生活的好處,就是每天都可以接收到很多新訊息和刺激-不同的創意廣告,不同的藝術創意,不同的社會活動,晚上十點多看完音樂劇,外面人還是很多,多的像在阿姆斯特丹參加女王節般的多。而平常晚上六點多,在鹿特丹已經沒甚麼人走在街上了,因為商店都關了,就算天還是亮著。



去倫敦主要的目的就是去看音樂劇和逛街,雖然逛街只有買一件H&M的洋裝和墨鏡,瑰柏翠的護手霜和身體乳(還因為超過250ml在過海關時被沒收扔進垃圾桶)。但那兩齣音樂劇-Les Miserable和Chicago都讓我感受到在大都市生活的片刻美好-有這麼多音樂劇和藝文活動可以欣賞。



當然還有各式各樣的異國料理可以選擇,在倫敦我們吃了日式炸雞飯(7鎊),文興的烤鴨、香酥鴨和一堆好吃的菜(11鎊),和大方的前同事給我的比利時餐廳午餐兌換卷,吃了烤雞(7.5鎊)。(現在英鎊:台幣=1:50)

有甚麼比在異鄉遇到一堆曾經在台北認識的朋友來的開心呢? 就算大家各自過著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重心,但曾經因為在一個地方產生了交集,就算我們在公司的世代有差異,但談論著共同認識的人,卻也可以有說不完的話。

走過倫敦橋,沿著荷按一路散步到Tower Bridge,再往回走,搭了tube,在沿著河岸走到London eye,一個可以俯瞰倫敦景色的摩天輪


說不上喜不喜歡倫敦,大都市總是給人這種感覺。